6月中旬,美联储召开了一场重要的货币政策会议,虽然会上美联储仍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(0-0.25%)以及每月购债计划不变,但却释放了强烈的“”信号,暗示要提前加息。然而,从最新公布的6月会议纪要来看,美联储的“”的信号似乎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强烈。
据报道,本次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,就何时缩减购债规模一事上,与会官员们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,他们普遍的心态就是“不急于推动这一进程”,需要“保持耐心”。在分析人士看来,这份会议纪要似乎有点“不足”。
而市场的反应也比较平淡,美股三大股指——标普500指数、道指和纳指微涨,分别上涨0.34%、0.3%以及0.01%;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跌,截至发稿,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1.318%,下跌0.23%。
事实上,美联储放开货币政策的理由并不难找。一方面,美国经济明显在复苏,其中IMF就预计该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能够达到7%;而另一方面,美国通胀水平也在明显上升,其5月公布的PPI、CPI、核心CPI三项指数的涨幅都远高于美联储2%的通胀目标。
不过,目前美联储目前的共识仍然是“通胀是暂时的”,并认为经济风险仍然存在,比如就业不够充分、疫情仍未远去等。正因如此,对于收紧货币政策一事,与会者普遍认为不应“仓促行事”。当然,他们也认为,放缓资产购买速度的条件会更早实现。基于此,分析师表示,美联储可能会在接下来的8月或9月宣布缩减资产购买的策略,预计明年初执行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一周前(7月1日),美国又开闸“放水”了,该国通过了一项基建法案,计划投入715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4.6万亿元),发展自家的交通、水利等基建计划。
然而,经过这么多轮的“放水”刺激经济,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早已泛滥,这无疑会增大隔夜逆回购的压力。要知道,从上月初开始,美联储就已经忙着通过隔夜逆回购操作,从市场上“抽水”,且规模屡创新高,到上月末(6月30日),一天时间里,就有9920亿美元资金回流美联储。
雪上加霜的是,今年8月1日,美国的债务上限将到期,但关于提高债务上限问题,目前美国内部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计划,因此接下来美债市场可能会出现震荡。分析师甚至认为,今年8月底,可能会有1.3万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8.4万亿元)的资金在从国债转移到隔夜逆回购工具上。
种种迹象表明,美国大规模的“放水”早已水漫金山,这也是推高美国乃至全球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。今年以来,美国原油价格涨幅已经超过50%,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,全球最受欢迎的22种商品在去年3月到今年6月期间的价格涨幅高达78%。正是为了应对高通胀风险,如今已经有俄罗斯、巴西、土耳其等6国,先于美国一步宣布加息。